全球華語電影壇「奧斯卡」的金馬獎爭議

 

【多汁報●主筆室主筆廖筱青/特稿】主要經費來自中華民國文化部、被標舉為全球華語電影壇「奧斯卡」的金馬獎今年邁入第51屆,11月22日得獎結果產生,比較純種的台灣電影與影人僅獲兩個獎,台灣希望、日語發音為主的《KANO》全軍覆沒,引發台灣輿論爭議。入圍最佳女主角獎、多次國際影展影后及評審資歷的鞏俐,因未能獲獎而大罵金馬獎不專業。接棒李行、王童、侯孝賢等導演的金馬獎最高權力機構「執委會」新任主委張艾嘉,今年選任華裔美籍演員兼導演陳冲為評審團主席,也引發評審團專業品味與評審方式的疑慮。 

  筆者認為相關爭議,端看用何種立場與定位觀之,而不應該僅是台灣或非台灣、對或錯,電影美學或票房至上評價二分法。金馬獎頒給「非」台灣人或非中華民國國籍的電影工作者,為何還要辦?非也。先問問法國政府為何投資馬來西亞人蔡明亮與台灣人侯孝賢的電影吧!

  電影有電影史、金馬影展有影展史。所謂愛國軍教片、都是國民黨中影出品的《梅花》、《筧橋英烈傳》、《辛亥雙十》,都曾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第13、14、19屆);時因中國或其他華語區電影質量都不佳,中國片影未參加金馬獎;即使有爭議,也算是愛國或本土影展。台灣出品電影在《賽德克巴萊》(2011)後雖然連三屆金馬獎未獲獎;卻好像才被認真標榜公正性及全球華語影壇的指標性。但筆者認為影展與評審專業品味也在變遷,隨著電影產業在變;標榜電影美學、政治正確、市場口味的標準也難以一層不變。

  1989年台灣電影首度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在金馬獎敗給港片《三個女人的故事》。1994年蔡明亮導演的台灣出品電影《愛情萬歲》再奪威尼斯最佳影片,同一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但是蔡導後續拍攝的電影約有十年一直不被金馬獎評委會看中,連入圍都有困難,還引發蔡導拒絕參賽。1993年李安導演的《喜宴》獲柏林影展首獎,同年也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然而,長期居住工作於美國的李安2013年回台擔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評審團卻選出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為最佳影片,雖李安較支持蔡明亮的《郊遊》。這裡並非針對個別影人或評審,參賽者誰不願得獎?美國奧斯卡影展長期來不被多數歐洲知名導演讚揚,才有各國所謂「奧斯卡」獎,以及歐洲影展,坎城、威尼斯與柏林等國際影展,及韓國釜山、日本東京等國際影展。但是當實力不同、品味各異時,一個影展應該引起更多元化更國際化的關注,找出對電影產業發展與人才教養激勵有利的方向,才是根本目標。

  金馬獎決選評審陳玉勳導演指出:「韓國人那麼不擇手段贏得比賽,他們的釜山電影節,韓國片沒得獎他們有幹譙這個影展嗎?坎城影展多久才有一部法國片得獎?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都是他們自己國家得獎嗎?」「每個電影獎都會有評審口味的選擇問題……藝術大於政治,政治會改朝換代、暴君會死,但藝術會永遠流傳下去」。台灣國片或/及台灣籍影人都要再加油,得不得獎是一時的,藝術要主要溝通的對象是全球廣大觀眾,不只是影展評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馬獎
    全站熱搜

    文創傳媒‧多汁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