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堂展訊】金色海岸-李義弘水墨畫展

unnamed  

unnamed (1)  

〈緩緩流過的潮水〉局部,100×94cm2015,京都森田洋金箋

【多汁報●當代藝術組/台北報導】李義弘,字在川,1941年生於台南,曾獲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至2007年退休,為臺灣藝壇頗受尊崇的水墨大家。

 

李義弘的水墨繪畫歷程可謂從傳統內的變革維新走向現代性的確立。早年拜師江兆申「靈漚館」門下,然而李義弘的繪畫創作戮力走出個人形式的新局,擺脫了舊文人畫過分強調筆墨程式和滿足於表現客觀外貌的桎梏。尤其2000年之後,李義弘開始展現大氣開闊的筆墨構成,長年熱愛的攝影更成為輔助創作的重要部份。他既有科技眼、又富文人情,且致力於對筆墨、媒材、技法的開拓與實驗,著名藝術史學者蕭瓊瑞將李義弘視為「民國以來水墨創作三大路向的集大成人物」,更認為他標示出一種時代階段性的創作成果,具有重大里程碑的意義。

 

unnamed (2)  

〈跳石海岸六連屏2014199.5×600cm,畫布褚皮紙

 知名美術史論家,同時也是本次李義弘北京首展的學術主持邵大箴表示:「李義弘運用變革時代所提供的各種可能和接納各方面養分,滋育自己的創作,其繪畫所呈現的面貌自然便是傳統、現代和個性的自然結合……其藝術創造基於現實,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又超越現實,有浪漫的情懷,語言融質樸與典雅於一體。

unnamed (4)  

〈石頭物語III198.5×209.3cm2013,淨皮丹宣

雖然藉助攝影呈像,李義弘仍以個人長期累積的筆墨創作為主,在模寫與自創中,進行主觀而表現性的轉化,就過程來看,他似乎有意地想以「光」作畫。李義弘許多風景近作,尤其以水石為題的系列,實際上便是在「光」這個主題下持續發展出的。而他以此完成的畫面,有的如散列的晶體叢集之狀,或是如同萬花筒中,許許多多透光碎片亂序組成的無定形與非幾何構造。在近作「金色海岸」系列中,景物因為光照而形成的戲劇性對比與反差,更令觀者著迷不已。著名藝評家暨策展人王嘉驥指出:「雖受眼疾所苦,李義弘老而彌堅,反而藉助光學和數位影像的視覺,走出個人水墨藝術的蹊徑。」

image  

〈咾咕石〉95×119cm 2015,京都森田洋金箋,本件作品紋理聚散來自於作品待乾半天,遠方的電風扇不斷吹拂,風帶動水面下色料輕輕移位,反而產生太湖石的效果。

 

本次首度赴北京展出的「金色海岸-李義弘水墨畫展」,更宣告著邁向創作爐火純青的化境。展出作品涵蓋1988年至近期從媒材實驗出發、十分具有可觀性的「現代水墨」創作,1121日起,歡迎喜好藝術的朋友與我們一起,盡覽李義弘在這段橫跨將近30年的創作歷程。

 

更多最新訊息,請見羲之堂臉書專頁

 unnamed (3)  

〈帶著陽光的石頭〉188×94cm2015,京都森田洋金

 

展覽時間:2015年11月21日-12月7日
開幕時間:2015年11月21日(六)15:00pm
座談會時間:2015年11月21日(六)16:00-19:00pm
學術主持:邵大箴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一至二層(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公園南路12號院)
開放時間:9:00am-17:00pm,節假日照常開放

李義弘老師官網

 

 

 

arrow
arrow

    文創傳媒‧多汁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