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士和繪畫心靈與自然一樣真誠而深邃

作品中看到 生動灑脫 天真爛漫 又有老辣深沉

戴士和的油畫作品《畫室一角》(2003)  

戴士和的油畫作品《畫室一角》(2003)

【油畫藝術組∕專題報導】西域傳來的佛教壁畫藝術與漢民族固有壁畫藝術的

結合,形成了中華民族悠久的壁畫藝術傳統,綿延不絕數千年。中國大陸解放

之初,一些藝術家開始嘗試恢復中國優秀的壁畫傳統,一批傑出的藝術家受政

府委託,曾創作了一些相當優秀的壁畫,但隨之而來的政治運動使這些壁畫被

淹沒。1976年文革剛結束,隨之的撥亂反正讓藝術界看到希望的曙光,中央美

院在第一時間便開始了籌備建立壁畫教學研究機構的工作。造型學院院長戴士

和即是壁畫研究生班畢業後留校任教的高材生。

戴士和,滿族遼寧人,1948年9月生於北京。1981年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壁

畫研究生班畢業。1988年以高級訪問學者身分赴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進修,

並在列寧格勒澳德薩舉辦個人畫展。1989年出訪英國基爾大學(University of

Keele)和法國巴黎考察博物館,病在英國舉辦個展;同年應邀出席蘇聯國際油

畫研討會。曾出訪英、法、美、日、澳、埃及、南非等國。1995年兼任中央美

術學院設計系主任、油畫系教授、系主任。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協油畫

藝術委員會會員。

戴士和的《人體油畫》(2007)  

戴士和的《人體油畫》(2007)

戴士和接觸畫畫很早。北京四中歷史老,出名人多,文史文藝都有,他在求

學階段1950-60年代傳統猶在,功課環境還是自由輕鬆的,正因如此,戴士和才

能於課餘間自由、開心的沉浸在少年宮畫畫。當時畫畫的心態神貌不像今天各

種少兒才藝班和高考畫室裡的學畫孩子痛苦、緊張、投機。

寫意油畫代表 與西方表現性不同

在自由和約束之間 心態愉悅平衡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曾經評論戴士和的作品表示,所思考和追求的是想

在寫意性油畫方面走出一條路來,其作品跟西方的表現性的油畫不同,很隨

意、很瀟灑、很詩意、很自由,但同時又不過於張揚,在這個當中有一種心態

的平衡,在心態的愉悅、自由和約束之間,尋找到一種非常好的結合點和平衡

狀態。這種結合點與平衡,是寫意性非常重要的要求,且是一個高標準要求。

寫意並不是說越潦草、越自由、越瘋狂就越好。

戴士和創作都有一個對於度的把握,包括各種不同色彩的關係,看起來非常

的自由、主觀、隨意,但是在這自由、主觀、隨意當中處處可感覺到他的把握

度。

戴士和油畫《母與子》  

戴士和油畫《母與子》

藝評家蘇宏豐指出,特別喜歡戴士和作品中所體現的生趣。這不僅因為戴士

和將寫生當作創作,而且因為強調繪畫手法,強調一筆一畫在畫面上留下的痕

跡。戴士和作品的生趣,不僅體現在物件的鮮活上,且體現在筆劃的生動上。

畫家鄭板橋曾經講到過畫竹的經歷,其中的竹子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有煙光日

影露氣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的眼中之竹,有胸中勃勃遂有畫意的胸中之竹,還

有落筆倏作變相的手中之竹。

鄭板橋表現手法是「意在筆先,定則也;趣在法外,化機也。」這些都是藝

術創作的根本。

自從照相技術誕生以來,在西方就有繪畫死亡的說法,因為從對物象的再現

來說,繪畫無法跟照相競爭。但繪畫是藝術家一筆一畫畫出來的,有筆法,因

而有個性;攝影只是成像的光學和化學過程,跟體現個性的書寫關係不大。以

鄭板橋的論點,好的作品不僅有筆法的定則,而且有法外的妙趣。戴士和繪畫

的生趣,正體現在他對法則的堅守與破壞之間的適度把握上。

隨筆最無功利,最易見著人的真情真性,也是最輕鬆、開心的繪畫過程,好

畫的品行大多都在裡面,越靠近他,出好畫的可能性越大。但要養成習慣又十

分不易。戴士和也效法前輩畫家葉淺予的精神,平時總是有一個圖畫記事本跟

著,碰著需要,隨時都可以記寫塗畫。長期以往就有積累,成了習慣。由於每

回碰著要塗寫的都是新視覺、新感受,所以每回所畫的東西都沒有習氣,一筆

一劃都有生命的活氣。

在戴士和的作品中,繪畫的痕跡既是物象的印跡,也是畫家的心跡。每幅作

品,不僅是自然的面紗的揭露,也是畫家的心扉的敞開。觀賞戴士和的作品,

予人一方面走進了生動的自然,另一方面遭遇到灑脫的心靈。其畫作給人一種

痛快淋漓的感覺,因為戴士和的心靈與自然一樣真誠而深邃。從作品中看到的

既有天真爛漫,又有老辣深沉。

戴士和的人體油畫(2008)  

戴士和油畫《母與子》

arrow
arrow

    文創傳媒‧多汁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