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雲無繫天地寬-扇面書畫小品展」
曾肅良水墨作品《十里金粉》—多汁報攝影組
【多汁報●書畫藝術組/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曾肅良教授,於
2015年12月24日至2016年01月17日,在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75巷10號黎畫
廊,舉辦「野雲無繫天地寬-扇面書畫小品展」,歡迎愛好書畫藝術的人士前
往觀賞。
26日下午三時的開幕茶會,猶如一場美術賞析饗宴,畫廊負責人黎耀之總經理
表示,這是最後一檔在大安路此地的展覽,畫廊年後即將遷址至鄰近的仁愛路
圓環旁大樓繼續營運。接著,由曾肅良教授親自導讀每幅作品的創作歷程及背
景,眾多的藝術愛好者圍繞著展場,分享曾教授的美感經驗。到場來賓有資深
畫家張萬傳家屬、畫家許忠英、白宗仁、李惠芳等人。
黎畫廊黎耀之總經理(右)介紹曾肅良教授書畫藝術的學術地位—多汁報攝影組
曾肅良教授指出,總覺得藝術創作是將自我心靈最深處、最真摯的靈魂以形式
與技巧的媒介釋放出來。
記得在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的時候,由於當時沈默寡言,個性內向卻又充
滿理想與叛逆的性格,創作作品一直依照自己的方式,沒有刻意模仿當時老師
與同儕流行的風格作畫,畫風格格不入,因此在許多展覽與比賽之中,一直無
法獲得師長的青睞,獲得滿意的獎項,當時心中一度充滿挫折,但是心靈深處
的聲音一直要我堅持己見,持續努力。
曾肅良教授親自導讀書畫作品,展場擠滿聆聽的來賓—多汁報攝影組
三十年來,在藝術的國度裡,不論理論研究或是書畫創作,都是一路顛簸,迂
迴前進,如今,書畫風格依舊與市場格格不入,依然沒有令人驚羨的成就,卻
欣喜自己一直堅持自己內在的聲音,沒有過多的束縛的牽絆,依循「我自有我
在」的原則,可以自由地將最率真的心靈狀態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在書畫的
創作過程享受真我逐步解放進而展現的喜悅。
衷心感謝支持的朋友與贊助的收藏家,陪他一路走來,對於特異而怪奇的風格
,不吝給予鼓勵、讚美、支持與意見,讓一位以孤獨與內在心靈溝通的創作者
,可以堅持創作,可以恣意地、自在地在心靈的天地裡遊蕩與馳騁。
曾肅良扇面作品《柿柿如意》—多汁報攝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