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瑞中台灣中生代藝術家最中堅及最活躍者
創作、策展、評論、教學、著書 密集且廣泛投入
姚瑞中(右)與台北「耿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雪莉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姚瑞中展場前合影
【多汁報●當代藝術組/特稿】年年密集飛到全球各國參展,兼具創作爆發力及論述批
判力的台灣中生代藝術家姚瑞中,此刻正在英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雙年展中參展。只看
最近三個月,他的作品就跑過義、美、韓、中、奧、英及台灣等十多個的展場。
姚瑞中1969年生於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代表台灣
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2005年橫濱三年展、2009年亞太三年展、2010年台北
雙年展、2012上海雙年展等聯展。除專職創作、策展及藝評,並在臺灣師範大學擔任
兼任講師。
姚瑞中的《萬萬歲》系列錄像裝置作品 (2013)
姚瑞中的創作專長橫跨攝影、裝置及繪畫,作品訴求層面廣泛,他自陳「主要探討人類
一種荒謬處境」。代表作包括探討台灣主體性問題的《本土佔領行動》(1994)、顛覆中國
近代史政治神話的《反攻大陸行動》(1997),探討後殖民主義的《天下為公行動》(1997~2000),
《萬里長征行動之乾坤大挪移》(2002),呈現台灣特有虛假、疏離的「冷現實」的《獸
身供養》(2000)、《野蠻聖境》(2000)及《天堂變》(2001)系列。《死之慾》(2002)及《地
獄頌》(2003),則試圖探討肉體與靈魂間的永恆議題。自2005年起整理過去十五年在台
灣各處踏查所拍攝的廢墟照片,歸納工業、神偶、建築及軍事廢墟四大部份,呈現台灣
在全球化潮流與特殊歷史背後中,所隱藏著的龐大意識形態黑洞,延續「人類歷史的命
運,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荒謬性!」。《甜蜜蜜》(2010~12)等系列則挪用中國美術史經典
畫作,再轉化成個人生活或真實故事,試圖將宏大史詩文本轉化為私微自傳敘事,以「偽
山水」策略對所謂的正統性進行篡位。2010~11年帶領百餘位同學返鄉進行《海市蜃樓
-台灣公共閒置設施》拍攝,以公民參與的方式提醒社會大眾並提供政府有關部門參考,
出版品及展覽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並有《萬歲》系列行動藝術與錄像裝置作品。
姚瑞中的著書力也驚人,包括《台灣裝置藝術1991-2001》、《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Since
1999》、《台灣廢墟迷走》、《台灣行為藝術檔案1978~2004》、《流浪在前衛的國度》、《海
市蜃樓》I & II (2011 & 2012,編著),及精裝再版的《廢島- 台灣離島廢墟浪遊》(2014)
等十餘種。作品廣被國內外典藏,未來市場價值看漲。 (圖擷自姚瑞中官網)
《搖啊搖 臨 焦秉真「仕女圖冊」及惲壽平「荷花圖」》作品屬於姚瑞中的「甜蜜蜜」系列 (2011)
《萬歲山水 (上卷) 臨 吳彬「山陰道上圖卷」局部》,姚瑞中作品 (2012)
由台灣文化部、英國倫敦及曼徹斯特相關文化藝術單位贊助的藝術論壇活動,配合姚瑞中、
陳界仁等台灣藝術家參與的「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舉行,圖為姚瑞中的《萬歲》系列作品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