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錄自: 文創傳媒《多汁報》第10期   /【多汁報主筆室】廖筱青

《悲慘世界》《少年Pi》《大亨小傳》《晚孃》《摯愛永恆》《探索》

暢銷小說改編拍成電影一定是票房保證?

投資拍電影期望10倍票房回收的關鍵為何?

改編自泰國暢銷情色小說的電影《晚孃》下部:罪色-西野翔(右)和泰國小生阿育陀耶有火辣床戲 (甲上娛樂提供)    

[圖] 改編自泰國暢銷情色小說的電影《晚孃》下部:罪色-西野翔(右)和泰國小生阿育陀耶有火辣床戲。與張愛玲小說改編、也有史詩格局的《色戒》有得比。    (甲上娛樂提供)

 

  投資拍電影,2年內期望10倍以上的票房回收,幸運的像《海角七号》、《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人在囧途之泰囧》(製作成本各約5千萬、5千萬、14千萬台幣,總票房各約7億、11億、61億台幣),事實上都是高報酬必有高風險、上映前人人沒把握。 

中國光線傳媒投資《泰囧》股價14個交易日暴漲64%

 

因緣際會最後才投資《泰囧》的是中國光線傳媒公司,《泰囧》上映20天,就成為中國影史首部突破10億人民幣票房的華語電影,該公司股價也暴漲64%(2012/12/1221.40元到12/3134.99)屬於續集片的《泰囧》票房長紅的因素,一般都歸功於第一次執導、集編//演於一身的徐崢,把他最擅長編寫的故事都展現出來:劇本早已明確定位是「賀歲喜劇」,風格樸實、誠懇、用心贏得觀眾的口碑,劇中處處真情流露;不空洞、不說教,只想帶給觀眾歡笑;表演自然而不裝腔作勢,熱鬧中有瘋狂的高潮。

票房成功的關鍵因素並非「僅僅是」導演、也非超級卡司、更非政府輔導金的「保證」,而是電影製作前期的劇本編寫:故事類型定位與故事賣點企劃。

改編古典或現代文學、網路小說或繪本故事拍成電影,近來頗盛行;主因就是打保守牌,用既有的、知名的故事/類型,降低製片失敗風險。像《那一年》是暢銷小說改編;近一年台灣上映的《悲慘世界》(法國小說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加拿大小說家)、《遠大前程》(英國小說家)、《大亨小傳》(美國小說家)、《晚孃》(泰國小說家)摯愛永恆》(義大利小說家),華語片《星空》(台灣繪本作家),《失戀33天》與《探索》(中國網路小說家)等,都是改編劇本。

李安的電影多數是改編劇本票房成功機率高

除早期三部華語電影是原創劇本外,李安執導的電影大多改編自中/英文小說,包括叫好又叫座的《理性與感性》、《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就可大略看出,名導演所願執導的劇本/故事,當要頗具水準與群眾基礎。但,改編劇本就是電影票房保證?還是,只保證到故事品質與豐富度,可能容易叫好、但電影不見得叫座?

改編自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出版於1811年同名小說,電影《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由女主角艾瑪湯普遜同時擔任編劇,歷時四年才完成改編,並由英美電影公司合拍,於1995年底首映。該片讓湯瑪遜連續獲得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更勇奪柏林影展金熊獎及金球獎最佳影片,李安也成為史上首位得到2座金熊獎影片的導演(首次是《喜宴》1993)。《理性》成為李安成功跨入美國影壇的里程碑,也證明只要是他中意的好劇本,包括英文劇本,他就有能力拍、並能駕馭與指導英語發音的A咖明星。

理性與感性》全球票房是成本8倍《斷背山》是12倍 皆小說改編

一位美國影評人Mick LaSalle說到,執導《理性》的李安「讓人一開始覺得,他不可能成為改編英文名著的導演;但李安做到了,且將諷刺與溫暖之間的均衡感覺做得極好,最後所呈現的電影的優雅,更是自然流露、自成一格,全片充滿包容、體貼,情感表達清晰。」所以可說,有了更完整優質的原著的改編故事,李安才更能發揮他擅長的電影語言、獨特的說故事魅力,抒情與催淚的表現力,一如也是改編自英文小說的李安電影《斷背山》(2005)

以投資報酬率來看票房更客觀,《理性》的製作成本1650萬美元,在美國大製片公司中,僅是中小型預算,但是該片單在美國的電影院票房就有4300萬美元,全球總票房13500萬美元,是成本的8.2倍票房回收。《斷背山》的製作成本1400萬美元,全球總票房17800萬美元,是成本的12.7倍! 

201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  9部有6部是改編劇本

近年來,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名單有5成以上是改編劇本,幾成常態。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入圍最佳影片的9部中,更高達2/3是改編劇本:改編自小說包括《少年PI》、《派特的幸福劇本》,《悲慘世界》則改編自1862年雨果(Victor Hugo)的法國小說及同名改編音樂劇。改編自傳記或真實故事有《林肯》、《亞果出任務》,改編自舞台劇的是《南方野獸樂園》。據統計,《少年PI》的製作成本約12千萬美元,全球票房高達6890萬美元;是成本的5.7倍票房回收。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亞果出任務》成本4400萬美元,全球票房23232萬美元;是成本的5.3倍。 

相對於近五年歐美經濟成長趨緩,金磚四國與新興國家隨著經濟起飛,屬於文創/娛樂業的電影票房產值,隨之高漲。例如中國,20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12年中國總票房約168億、2013年預計達210億人民幣。消費者對「到戲院/影城觀看電影」的需求大增,儘管家中隨選視訊、行動影音收視、網路電視與微電影視頻等數位匯流發展,突飛猛進,快速普及,但「到戲院/影城觀看電影」的休閒行為,依舊不會被取代;電影長片的需求,反而節節上升。只是,觀眾觀影口味變化更快、更難以捉摸;加之,電影集資/企劃/拍攝工程越來越大、製片期越拉越長,大場面製作、大明星與電腦特效的開支也普遍水漲船高;因此,製片/發行公司只好採取保守策略,在電影資本市場競爭更劇烈時,只求找到一個更好的改編故事,雖不保證獲利、也要確保提升「不賠本的機率」。

 

(二之一 / 待續) 

※本文節錄自: 文創傳媒《多汁報》第10期

[相關報導訊息&精彩評論--請詳見文創傳媒《多汁報》最新一期  http://www.facebook.com/juicytimes ]   

 

arrow
arrow

    文創傳媒‧多汁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