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成《呆頭成的生活周記》紅遍華文區並換來「呆頭成」暱稱
與朱德庸 蔡志忠 敖幼祥 被大陸漫迷讚譽為「台灣四大漫畫才子」
《呆頭成的青春紀事》由彭永成漫畫創作
【多汁報●主筆室/專題報導】漫畫創作很多都是以校園為題材,因為青青校
園總是充滿歡樂和回憶,古今中外漫畫家都喜歡在校園發揮想像力,製造連綿
不斷的朗朗笑聲。漫畫家彭永成的作品《呆頭成》系列早在坊間廣為流傳,伴
隨新一代少男少女成長。《呆頭成》曾在大陸漫畫雜誌《少年漫畫》連載過,
獲得廣大讀者迴響,成為最受歡迎的校園爆笑四格漫畫,並與中國大陸漫畫家
趙佳的《黑血》成為那時撐起《少年漫畫》繁榮景象的兩大連載作品。
彭永成,又名呆頭成、泰山爸爸,1970年出生,高雄人。與朱德庸、蔡志忠、
敖幼祥被大陸漫迷一起讚譽為「台灣四大漫畫才子」。26歲時(1996年)以《
黃非紅》由青文出版社出版而正式出道。代表作《泰山爸爸》、《呆頭成的生
活周記》。創作以四格漫畫爲主。筆下人物爲簡單Q版造型,表情豐富逗趣。
故事表現詼諧幽默,又充滿知識性及發人省思。題材多取自生活。
彭永成的四格漫畫《泰山爸爸》
彭永成表示,從小就很喜愛漫畫、一直喜愛到現在,也變成工作。小時候家裏
開雜貨店,賣的空白數學簿及圖畫紙不知被他「浪費」多少?彭永成自嘲這就
是最早對漫畫的「投資」吧?當其他小朋友在外面巷子玩耍時,他卻在家中小
閣樓進行漫畫大業。也不管長輩的恐嚇「畫圖,會餓死喔!」彭永成自認很幸
運,最後能把興趣當工作。
從當個專職的漫畫創作者後,深怕腦袋被掏空,所以彭永成開始大量閱讀。這
對以前沒有看書習慣的他來說,像一種自我革命,沒想到因為恐懼才閱讀,竟
也讀出樂趣與習慣,真有「附加價值」。漫畫讓彭永成自知要什麼、該做什麼
。
漫畫家彭永成
彭永成最早喜歡畫連環圖畫,後來漸覺更喜愛四格漫畫思考方式;也逐漸得心
應手,讀者也喜歡看,四格創作就多了起來。
《泰山爸爸》(2002) 四格漫畫
創Yahoo奇摩新平台連載先例
彭永成早期的作品多在青文出版社發表並在青文的漫畫雜誌上連載,包括《黃
非紅》、《布丁當家》到代表作《呆頭成的生活周記》。在青文時代後,彭永
成漸漸開始和幼獅文化合作,在兒童雜誌及教育類兒童漫畫上發展,這期間作
品包括《麻辣校園Cool生活》、《泰山爸爸與蒜頭的為什麼》等,還包括《海
洋中的哲學家》及《森林中的哲學家們》以圖文書型式的作品。
公認的代表作《呆頭成的生活周記》講述以自身經驗為藍本的校園故事。故事
的主角呆頭成是個頭大、愛上課睡覺、愛翹課,又給人傻乎乎可愛的感覺。他
有兩個鐵杆朋友:酷面和昏豆。酷面長得帥,頭髮像未曾泡開的速食麵,喜歡
運動;昏豆是個傻傻男生,常被人捉弄,不過傻人也有傻福。他們三個情竇初
開時,都愛上了漂亮的女孩曾美麗。三人是否能夠得到愛神眷顧?誰能幸運地
成為白馬王子?說到曾美麗,當然還得說說呆頭成傳說中的初戀情人:大頭琴
,她從小就跟呆頭成是同桌,樣子長得難看些,常被呆頭成欺負,關鍵是她的
頭也比較大,所以被大家認為是跟呆頭成天造地設的一對。該作品問世後大受
歡迎,也為彭永成換來呆頭成的暱稱。
彭永成創作的漫畫書內頁
2002年作品《泰山爸爸》與網路入口引擎Yahoo!奇摩合作,於網路上刊載漫畫
連載,漫畫連載期間為台灣漫四格漫畫開創了一個新的發表平台。《泰山爸爸
》系列故事使用船難後的荒島作為背景,穿插許多搞笑、幽默的小故事,令人
莞爾又發人深省,正逢台灣社會網路的發達,配合入口引擎推廣,轉寄四格漫
畫的風潮一時蔚為流行。
其後以《泰山爸爸》故事人物為基底發表《泰山爸爸與蒜頭的為什麼》、《泰
山爸爸與大自然的為什麼》,並獲得2006年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獎連環圖畫組
第3名。同年,出版的《麥香雞與先知蟲》獲得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獎。
彭永成後來以《黑糖饅頭日記》於中國的漫友文化之《漫畫BAR》雜誌連載,
並在持續於網路部落格發表四格漫畫創作;作品在台灣、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地
皆有廣大的讀者。(圖擷自網站)
中國發行的《漫畫BAR》雜誌有彭永成的漫畫連載